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新闻 正文

“迎百年华诞·悟习‘语’‘金句’·做时代新人” 我校第二届大学生时政论坛优秀作品汇报会结束

发布日期:2021-04-28 06:16 点击数:

2021423日晚,在西六教学楼多功能演播厅召开了“第二届大学生时政论坛优秀作品汇报会”。本次活动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党建思政工作融合共同体联合主办,《学习筑梦》骨干实践平台时政论坛中心组承办,参加活动的有校党委书记付宏政、思政部主任戴继天、校教学督导组组长金兆怀,各学院党总支、团委、学生会、学生工作负责人代表,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代表,思政课教师,及《学习筑梦》课骨干学生等共400余人。

付宏政书记指出:“此次汇报活动是《学习筑梦》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成果展示,也是学校“一体两翼”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工作机制的一项工作内容。设立《学习筑梦》课是我省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做大做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重要抓手。2018年以来,我校《学习筑梦》课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的需要,加强了课程建设,突出体现在:

1. 学习筑梦团队建设。目前团队中包括校党委书记,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团委、学生会干部,思政部骨干教师,特聘教授和专家等共60余人。

2. 实践平台建设。建立大学生思政宣讲团队伍。建立大学生时事政治论坛中心组。建设重大时事进课堂、时政专题研讨会、时政热点宣讲、年度时事政治重大新闻选评、时事政治论坛优秀成果评选、时事政治论坛优秀成果汇报会等“六个一工程”。在大一大二年级所有思政课堂开展课前十分钟时政论坛活动。

3. 整合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资源。思政部向各个院系派驻理论助导员,联系沟通二级学院党组织,参与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学习筑梦》课实践活动所需各方面资源。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作为融合共同体建设主要负责人,参与思政部党建思政工作研讨。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各方面力量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促进《学习筑梦》课程建设和提升“两性一度”水平。

目前我校《学习筑梦》课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个理念,两个层次,四个统一,六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三点课程特色:

(1)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

(2)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多措并举的实践方式。

去年12月,《学习筑梦》课获批省高校一流本科课程。这是党委的荣誉,是思政工作的荣誉,也是《学习筑梦》团队的荣誉。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学习筑梦》课建设,并将《学习筑梦》课与当前“四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与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结合起来,与人文学院转设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让《学习筑梦》课这一我校思政工作的新亮点更亮、学生更喜欢、实效性更强,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学习筑梦》教学负责人李海涛老师致辞: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亲近时政、喜欢时政、热爱时政,培养时政论坛骨干,选评出优秀作品,推动学校大学生时政论坛活动走深走实,上学期时政论坛中心组深入到学院、教室、寝室和操场等各种场合广泛宣传,接受教师、导员、融合共同体等各方面推荐,吸纳积极分子,组成300余人纳新群,并对他们进行三轮培训,三轮评选,选拔出论坛骨干60余人。本学期,确定论坛活动主题之后,在继续接受不断涌现的时政论坛新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三轮培训,三轮选拔,最终20名优秀时评人,60余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此次活动12组同学围绕“迎百年华诞·悟习‘语’‘金句’·做时代新人”主题带来了全校700余次时政论坛活动最精彩的展示,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学生们纷纷表示,时政论坛活动对于养成关心时政的习惯,陶冶爱国主义情怀,促进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时政观,提升观大势的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论坛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际结合到了一起,强烈感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强化了“四个意识”,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青春梦融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争做时代新人更有了决心!


撰稿人:李海涛  审核人:戴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