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备课内容: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课时安排: 六学时 教学目的: 学习法学基本概念,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作用和运行,熟悉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部门,认知我国建设法治体系的意义、内容和基本格局。 教学意义: 本章是本门课程第三部分的常识性内容,主要包括法、法律、法治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习好本章内容为进一步进行法治理论和法律实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和重要作用,从整体上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升法律素养,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和运行;我国法律部门;我国法治体系的内容和格局。 教学难点: 实体法法律部门,程序法法律部门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的讲解、师生互动和案例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及含义 1.法律的词源2.法律的概念3.“法律”广义和狭义的用法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1.法律的本质2.法律的特征(1)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2)国家创制并实施的行为规范(3)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1)体现本质要求(2)体现时代要求(3)体现国情要求(4)体现文化要求(5)体现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指引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教育作用5.强制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的制定2.法律的执行3.法律的适用4.法律的遵守 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二)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三)基本政治制度1政党制度2民族制度3自治制度(四)基本经济制度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一)概念(二)部门1.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一)概念(二)部门1.诉讼法2.非诉讼程序法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案例:2015年深化司法改革十大举措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知识体系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一、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二、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三、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第三节 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 2.法治与人治、法制、德治区别。 3.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以及培养。 4.大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四、教学难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 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 法治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一、知识体系 第一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四、 政治权利与义务 五、 人身权利与义务 六、 财产权利与义务 七、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八、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一、依法行使权利 二、依法救济权利 三、尊重他人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二、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了解公民应该享有哪些法律权利和承担哪些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三、教学重点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特征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3.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义务 4.依法维护权利、并承担义务 四、教学难点 1. 对人权的理解 2. 权利的行使与救济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